多顆MOS并聯時熱分布不均,導致個別器件過熱失效的原因與對策
關鍵詞: MOSFET并聯 熱分布不均 電流不均 優化措施 FAE診斷分析
在高功率應用中,為了分擔電流、降低損耗,工程師往往會將多顆MOSFET并聯使用。例如在DC-DC電源、馬達驅動或逆變器電路中,通過并聯MOS實現更大的電流承載能力與更低的導通阻抗。然而,MDD FAE在現場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設計理論上電流均分,但實測發現某顆MOS溫度明顯偏高,最終提前熱失效。這種“熱分布不均”的現象是并聯設計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隱患之一。
一、問題現象與現場特征
某一顆MOS溫度明顯高于其他并聯器件,熱像圖呈“熱點”;
長時間運行后,該顆MOS首先擊穿或漏電流急劇上升;
整個并聯模塊電流不平衡,波形畸變或效率下降;
測得的結溫變化率明顯偏高,存在熱-電雙向正反饋現象;
更換新器件后仍復現問題,說明根因不在單顆MOS,而在系統設計。
二、熱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
1. 參數不一致導致電流不均
即使同型號MOS,導通電阻Rds(on)、閾值電壓Vth、反向恢復特性等也存在批次差異。導通電阻略低的那顆MOS在通電后先承擔更多電流,發熱更多;而Rds(on)又隨溫度上升而增大,形成動態不平衡。長此以往,該器件結溫不斷上升,最先達到熱失效點。
2. 布局與走線差異
PCB走線電阻或銅箔寬度稍有不同,都會影響電流分配。靠近輸入端的MOS電流路徑更短,流過的電流更大,功耗更高。如果散熱設計未能均衡,局部器件會持續過熱。
3. 散熱路徑不對稱
在多顆MOS安裝于同一散熱片的情況下,若某顆器件下方導熱界面(TIM)厚度不均,或散熱片接觸面不平整,會導致熱阻增大,結溫上升更快。這種熱不均進一步加劇電流偏流。
4. 驅動信號不對稱
并聯MOS需要同步驅動。若柵極走線長度不同、驅動電阻不匹配、或信號分布不均,就會導致部分MOS導通更快或關斷更慢,從而承擔額外的開關應力與損耗。
5. 熱-電正反饋效應
MOSFET的導通電阻隨溫度上升而增加,這原本有助于電流均分。但在高頻、高壓應用中,寄生參數和封裝熱阻的差異反而會使“熱得更熱、冷的更冷”——形成正反饋。最終,個別MOS率先過熱擊穿。
三、FAE診斷與分析方法
熱像儀掃描:通電后測量各MOS表面溫度分布,觀察是否存在明顯溫差。
電流分流測試:在每顆MOS源極串接小電阻,監測實際電流分配。
波形對比分析:用示波器檢測各MOS柵極波形,確認導通、關斷同步性。
結溫評估:通過紅外或熱模擬工具估算每顆MOS的Tj變化趨勢。
這些方法可快速識別出問題集中在熱路徑、電流路徑或驅動路徑中哪一環節。
四、FAE建議與優化措施
選用參數一致性高的MOS
優先選擇同一批次、同一封裝型號的MOS;
對關鍵應用可進行分選,控制Vth與Rds(on)偏差在±5%以內。
優化PCB走線與布局
保證每顆MOS的電流路徑長度和銅箔寬度一致;
對稱布線、對稱散熱,源極與漏極回路盡量等電阻。
合理設計驅動電路
柵極電阻一致、走線等長;
對多顆并聯MOS,可采用分布式驅動或緩沖電路。
強化散熱均衡
確保所有器件接觸散熱片良好,導熱界面厚度一致;
對大功率應用可考慮使用熱仿真軟件(如FloTHERM)優化結構。
實時溫度監控與保護
加裝熱敏檢測點,實時監控各通道溫度差;
控制系統中設置過溫降載或關斷保護邏輯。

多顆MOS并聯本意是為分攤電流、提升系統可靠性,但如果熱、電、驅動設計不均衡,反而會造成個別器件過熱失效,牽連整個系統。FAE在現場分析時,應綜合考量電氣參數、PCB布局與散熱結構,確保并聯MOS在動態環境下實現真正的電流均分與熱平衡。只有這樣,才能讓功率系統既高效又可靠,避免“最熱那顆MOS先倒下”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