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芯微團隊實現重大研究突破
關鍵詞: 鉭基阻變存儲器 模擬矩陣計算芯片 模擬計算系統 燕芯微

近日,燕芯微創始團隊,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蔡一茂/王宗巍研究團隊聯合人工智能研究院團隊成功研制出基于自主知識產權鉭基阻變存儲器(ReRAM)的高精度、可擴展模擬矩陣計算芯片,首次實現了在精度上可與數字計算媲美的模擬計算系統。
相關性能評估表明,該芯片在求解大規模MIMO信號檢測等關鍵科學問題時,計算吞吐量與能效較當前頂級數字處理器提升百倍至千倍,為應對人工智能與6G通信等領域的算力和能耗挑戰開辟了新路徑。
相關成果以“Precise and scalable analogue matrix equation solving using 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 chips”為題,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雜志上。

此次精度突破的關鍵在于器件、電路和算法 的系統級協同設計。研究團隊選擇了一條融合創新的道路,構建了一個基于ReRAM芯片的高精度、可拓展的全模擬矩陣方程求解器。通過新型信息器件、原創電路和經典算法的協同設計,首次將模擬計算的精度提升至 24位定點精度。
其中核心硬件基礎是底層ReRAM器件與芯片技術,該技術由 北大集成電路學院 和 燕芯微團隊 自主研發,并基于CMOS量產線制造的高性能、高可靠ReRAM芯片,實現了多比特精確可調電導、超高編程成功率、車規級可靠性。本工作中采用的ReRAM技術為團隊早在多年前已實現Lab to Fab成果轉化的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集成電路學院和燕芯微團隊近年來多次在微電子旗艦會議 IEDM 的 Memory Technology 方向刷新先進工藝節點ReRAM存儲密度紀錄,實現了同節點存儲密度相比同期同類技術提高30%-40%。這項基于高性能高可靠阻變存儲器芯片的工作已經引起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燕芯微作為響應國家集成電路自主可控戰略的前沿硬科技企業,北大集成電路學院團隊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構建"材料-器件-工藝-電路-算法"全鏈條自主可控技術體系和知識產權矩陣,全力突破下一代高端存儲芯片與存算一體人工智能芯片核心技術,全力推進國產新型先進ReRAM芯片及智能應用產品的研發與產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