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向韓國供應超26萬顆Blackwell芯片
關鍵詞: 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韓國主權AI戰略 AI工廠 英偉達 黃仁勛韓國行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上周在韓國APEC會議期間達成一項重要協議:向韓國政府及主要企業供應超過26萬顆最新Blackwell架構AI芯片。

這批芯片將分配給韓國政府(5萬顆)、三星電子(5萬顆)、SK集團(5萬顆)、現代汽車集團(5萬顆)以及云服務平臺NAVER Cloud(6萬顆),使韓國使用的英偉達AI芯片總數從目前的6.5萬顆增至超過30萬顆。
此次合作是韓國推進“主權AI”戰略的一部分,旨在建立自主可控的AI基礎設施。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表示將加快主權AI發展計劃,通過國家AI計算中心等項目擴展計算基礎設施。
黃仁勛表示:“韓國在科技和制造業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處于人工智能產業革命的核心——加速計算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堪比電網和寬帶。正如韓國的實體工廠曾以其精密的船舶、汽車、芯片和電子產品令世界矚目一樣,如今韓國也能將智能生產作為一項新的出口產品,從而推動全球轉型。”
韓國副總理兼科學信息通信技術部長裴京勛表示:“人工智能如今已超越單純的創新,成為未來產業的基石,韓國正站在變革的門檻上。擴大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并與英偉達合作開發相關技術,這項投資將進一步鞏固韓國的優勢,包括其制造業能力。這將助力韓國實現繁榮發展,并使其躋身全球三大人工智能強國之列。”
芯片分配與戰略布局
英偉達此次對韓國的芯片供應計劃規模空前。根據協議,每個主要合作伙伴都將獲得數萬顆芯片,用于不同的戰略性AI項目。
韓國政府計劃使用5萬多顆英偉達最新芯片投資AI基礎設施,特別是通過國家AI計算中心以及Kakao、Naver和NHN Cloud等公司擁有的設施。
三星電子將建造一座“AI工廠”,容納超過5萬顆英偉達芯片。現代汽車集團將采購類似數量的芯片,用于開發AI模型,推進智能制造和自動駕駛技術。
SK集團則將部署一系列英偉達Blackwell系列GPU,打造亞洲首個“工業AI云”,專注于機器人技術和AI在物理世界中的應用。
這一布局將助力韓國實現其成為亞太地區“人工智能之都”的目標。
主權AI戰略與區域野心
韓國總統李在明在APEC會議期間會見黃仁勛時明確表示,韓國的目標是成為亞太地區的“人工智能之都”。
李在明表示:“最近,貝萊德和OpenAI等全球公司決定加入該項目,使韓國成為亞太地區的人工智能中心。我們也期待與英偉達合作。”
英偉達表示,韓國在科技與制造業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處于AI產業革命的核心。黃仁勛稱:“正如韓國的實體工廠以先進的船舶、汽車、芯片和電子產品激勵世界一樣,韓國現在也可以生產人工智能,將其作為一項新的出口產品,推動全球轉型。”
主權AI概念指的是各國自主開發本土AI基礎設施與模型,從而實現技術層面的獨立。韓國加快主權AI發展計劃,意圖在全球AI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黃仁勛的韓國之行與高層互動
黃仁勛此次韓國之行不僅限于商業談判,更包括一系列精心安排的高層互動。
10月31日上午,韓國總統李在明在APEC會議期間會見了黃仁勛。NAVER創始人李海珍、SK集團會長崔泰源、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也出席了此次會見。
此次會晤前,10月30日晚,黃仁勛與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镕、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在首爾一家炸雞店共進晚餐。李在镕和鄭義宣還為店里的所有人請客買單。
在炸雞啤酒局結束后,三人又共同參加了英偉達活動。黃仁勛在進入餐廳前表示,十分期待31日與李在明的會面,并透露“將就正在推進的項目發布許多重要消息”。
他還表示,與三星就高帶寬內存(HBM)進行了討論,接下來將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
雙向合作與供應鏈關系
英偉達與韓國企業的合作并非單向的芯片供應,而是雙向互利的關系。
三星電子表示,正就向英偉達供應其下一代高帶寬存儲(HBM)芯片HBM4進行“密切討論”。三星HBM4采用自家第六代10nm級DRAM和4nm邏輯基片,處理速度可達11Gbps,遠超JEDEC標準的8Gbps。
這一動態揭示了雙方之間互利共生的關系。在AI芯片的競賽中,三星不僅是英偉達芯片的大客戶,同時也在積極爭取成為其關鍵的供應商。
SK集團旗下的SK海力士作為英偉達最大的HBM供應商,此前已宣布計劃第四季度開始出貨其最新HBM4芯片。
這種雙向合作模式加強了英偉達與韓國科技界的聯系,同時也有助于英偉達應對中美貿易戰的沖擊。
市場背景與全球戰略
英偉達此時加大在韓國的布局有其戰略考量。隨著中美貿易戰影響加劇,英偉達正努力實現中國以外地區的銷售多元化。
黃仁勛此前表示,中美貿易戰已大幅削減了英偉達在中國先進AI芯片市場的份額。此后,英偉達試圖在受地緣政治影響較小的市場中發揮自身優勢,拓展聊天機器人和圖像生成器以外的應用領域。
在過去的一年中,英偉達已在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歐洲宣布了一系列主權AI交易。英偉達在今年8月發布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時預測,這類主權AI交易可能在2026財年為公司貢獻超過200億美元的營收。
10月29日,英偉達剛成為史上首個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受此次韓國交易消息提振,英偉達股價上周五盤前上漲約2%。
英偉達對在2025至2026年期間實現累計5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具備“可見性”,該收入預期將涵蓋其Blackwell及下一代Rubin架構的產品。
英偉達的芯片交易與韓國的AI雄心相互契合。韓聯社推測,這筆交易總價值約為10萬億至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98億至697億元)。
韓國業界正積極爭取成為英偉達關鍵的供應鏈伙伴,三星與英偉達宣布正在共同研發HBM4高帶寬內存芯片。這種雙向合作模式將使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聯系更加緊密。
對于英偉達來說,韓國是其全球主權AI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黃仁勛認為,AI產業正進入從試驗到成熟的關鍵階段,隨著AI模型性能強大到客戶愿意為之買單,企業又有了更多理由斥巨資投資算力基礎設施。
責編:Amy.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