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TP-Link展開隱私調查,稱其濫用消費者資料
關鍵詞: TP-Link 美國監管調查 數據隱私 中美科技博弈 跨境科技企業
10月上旬,Wi-Fi設備供應商TP-Link正面臨來自美國的最新監管壓力。據彭博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已對TP-Link展開正式調查,指控其可能協助獲取并濫用美國消費者數據,引發市場對中國跨境科技企業在美國運營環境的廣泛擔憂。
得克薩斯州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此次調查重點聚焦于TP-Link是否在營銷和運營中誤導消費者,使其誤以為該公司在運營上獨立于中國;同時審查其技術是否存在嚴重安全漏洞,以及其設備是否違反德克薩斯州隱私法,不當收集或披露消費者個人信息。

TP-Link成立于中國深圳,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Wi-Fi網絡設備供應商之一,產品廣泛進入美國家庭和企業市場。盡管該公司已采取本地化運營策略,包括在美國設立分支機構和加強數據管理透明度,但仍難以擺脫地緣政治背景下“中國背景”的標簽化審視。

TP-Link部分產品品類
針對調查,TP-Link發言人回應媒體時表示,公司正繼續與美國商務部保持緊密合作,積極解決任何潛在關切,并致力于降低美國政府可能識別出的風險。該公司強調,其運營和產品安全體系符合國際標準,相信相關審查最終將認可其安全性。
TP-Link還指出,其所涉設備存在的安全漏洞是整個行業普遍面臨的技術挑戰,而非個別現象。根據公開的比較數據,TP-Link在安全表現方面與其他主要國際品牌相當,甚至在某些指標上表現更優。
截至目前,美國商務部方面未對調查發表評論,僅表示不會就執法行動置評,也不會確認或否認任何正在進行的調查。白宮方面亦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這并非TP-Link首次在美國遭遇重大合規挑戰。2024年底,該公司曾支付高達1.35億美元與美國競爭對手NETGEAR達成專利訴訟和解,成功避免其多款產品被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排除令而遭禁售。這一事件已凸顯中國硬件企業在美面臨的知識產權壁壘。

TP-Link支付和解金1.35億美元
TP-Link的處境折射出當前中美科技貿易摩擦持續升級背景下,中國跨境科技企業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近年來,美國通過數據安全審查、執法調查以及由本土企業發起的高額專利訴訟等方式,對中國科技產品進入其市場設置多重障礙。
今年5月,帕克斯頓曾威脅要對TP-Link、阿里巴巴、CapCut等數家中國公司采取法律行動,指控它們侵犯了得克薩斯州居民的隱私權。根據《得克薩斯州數據隱私和安全法案》(TDPSA),公司必須披露是否處理消費者數據,允許消費者選擇退出數據收集,并使消費者能夠完全刪除其個人數據。如果這些公司未能遵守TDPSA的規定,將面臨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類似案例屢見不鮮。例如,3D打印領域的拓竹科技(Bambu Lab)和汽車診斷設備制造商道通科技均曾在美國卷入高額專利侵權訴訟,最終以支付巨額和解金收場,凸顯中國企業在“出?!边^程中面臨的法律與地緣政治雙重挑戰。
隨著美國對“中國關聯”科技企業的審查趨嚴,TP-Link此次遭遇的調查不僅關乎企業自身命運,更成為觀察中美科技博弈下全球供應鏈安全與數據主權爭議的重要風向標。
責編:Lu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