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簡版)
中商情報網訊: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是面向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訓練與模型運行服務的計算機系統能力。智能算力作為支撐人工智能技術運算和處理能力的關鍵要素,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長。
一、智能算力定義
智能算力作為驅動人工智能從技術邁向產業的核心引擎,其發展已呈現出芯片多元化、場景精細化、服務普惠化的鮮明趨勢;未來,隨著大模型技術的不斷突破和AI應用場景的持續深化,智能算力將朝著算效更高、能耗更低、獲取更便捷的方向演進,并通過“訓推一體”的融合架構更好地支撐AI產業化落地,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能算力行業發展政策
智能算力是算力行業的核心增長引擎和價值制高點,受到算力行業政策的影響。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算力產業的發展,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與技術創新,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能算力行業發展現狀
1.算力市場結構
從內部結構來看,智能算力占比快速上升,已成為算力市場增長核心動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算力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90EFLOPS,在算力總規模中占比提升至32%。根據《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將進一步提高至35%。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智能算力規模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與前景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725.3百億億次/秒(EFLOPS),同比增長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1037.3EFLOPS。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智能算力市場規模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與前景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市場規模約為1350.44億元,增長率達86.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將接近2000億元。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下游應用情況
智能算力主要應用于互聯網領域,占比達53.27%。其次為服務、政府兩大領域,占比為17.8%、8.67%。

數據來源: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企業潛力排行
當前行業正處于國產化替代與技術升級雙輪驅動階段,AI大模型訓練、智能駕駛演進及企業智能化轉型催生巨大算力需求。頭部企業憑借全棧技術能力、規模化集群建設及綠色低碳技術構建核心壁壘,液冷、光模塊等細分領域創新顯著提升算力效率。政策支持加速國產芯片與軟硬件生態成熟,算力資源調度與跨地域協同能力成為競爭關鍵。未來發展將更側重于自主可控技術突破、全球化市場拓展及普惠化服務能力,然而芯片性能差距、能源消耗壓力及國際競爭風險仍需通過高強度研發投入與生態協同應對,具備原創技術、資源整合能力及適應快速迭代需求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智能算力行業重點企業
1.浪潮信息
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服務器等云計算基礎設施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浪潮信息的主要產品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類創新IT產品和解決方案。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01.92億元,同比增長90.64%;實現歸母凈利潤7.99億元,同比增長33.84%。2025年上半年服務器產品營收占整體的93.88%,存儲類、交換類等產品營收占整體的6.0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科曙光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端計算機、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產品的研發及制造。中科曙光的主要產品是高端計算機、存儲產品、網絡安全產品、云計算服務、數據中心、計算服務。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5億元,同比增長2.42%;實現歸母凈利潤7.29億元,同比增長29.48%。2025年上半年IT設備營收占整體的88.79%,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營收占整體的11.1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寒武紀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應用于各類云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以及為客戶提供芯片產品。寒武紀的主要產品是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機、邊緣產品線、IP授權、基礎系統軟件平臺、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81億元,同比增長4332.31%;實現歸母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增長295.85%。2025年上半年主營業務包括云端產品線、邊緣產品線,營收分別占整體的99.62%、0.0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中際旭創
中際旭創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端光通信收發模塊以及光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中際旭創的主要產品是光通信收發模塊、光組件、汽車光電子。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7.89億元,同比增長36.95%;實現歸母凈利潤39.95億元,同比增長69.42%。2025年上半年主營產品包括光通信收發模塊、汽車電子、光組件,營收分別占整體的97.58%、1.74%、0.6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工業富聯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云計算、工業互聯網及機器人等電子設備產品。工業富聯主要產品有網絡設備、電信設備、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服務器、存儲設備、云服務設備高精密機構件、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含周邊設備、結構件)。
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58%;實現歸母凈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智能算力行業發展前景
1.技術融合驅動產業效能躍升
智能算力行業通過算網融合與異構計算技術突破,顯著提升資源利用與任務處理效率。算網大腦系統實現跨地域算力節點的智能編排與調度,支撐AI大模型訓練中斷恢復與大規模并行計算穩定性;存算一體架構突破數據搬運瓶頸,降低邊緣側推理延遲。此類技術推動算力服務從粗放供給轉向精準適配,為智能制造、自動駕駛等高并發場景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計算基礎。
2.場景賦能激活產業創新潛力
智能算力向工業、醫療、金融等垂直領域深度滲透,催生變革性應用。工業互聯網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優化產線動態調度,實現故障預測與能效管理;醫療領域依托多模態大模型加速新藥研發與影像診斷分析;智慧城市構建全域感知網絡,支撐交通流實時優化與公共安全預警。場景創新推動算力從通用資源升級為行業專屬解決方案,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3.綠色轉型重塑可持續發展路徑
低碳技術重構算力基礎設施能耗結構。液冷散熱系統實現機柜級全浸沒冷卻,結合西部綠電優勢降低碳排放強度;AI能效優化平臺動態調控負載分配,減少空閑算力資源損耗。綠色實踐既響應雙碳目標,又通過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為行業構建ESG合規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