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包鋼股份稀土精礦漲價超37%,供需失衡或影響半導體產業鏈
關鍵詞: 稀土價格上漲 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 北方稀土 包鋼股份
近日,稀土行業兩大龍頭企業北方稀土和包鋼股份宣布,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上調稀土精礦交易價格。以REO(稀土氧化物含量)=50%的規格計,最新報價達26,205元/噸,較2025年第三季度環比大漲37.13%。
此次價格調整并非孤立事件。回顧過去五個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呈現階梯式攀升,分別為16,741元/噸、17,782元/噸、18,618元/噸、18,825元/噸、19,109元/噸。自2024年第四季度低位算起,稀土精礦價格累計漲幅已超過56%。
分析指出,此輪稀土價格上漲是供需兩端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需求端看,隨著全球綠色轉型深化和雙碳目標推進,新能源車、風電、節能電機等領域對稀土的需求持續增長。德邦證券指出,釹鐵硼永磁體在驅動電機中的應用、大型風機對高性能永磁材料的依賴,以及鈧、鏑等稀缺稀土元素在高端裝備制造中的關鍵角色,均顯著推升了整體需求。
供給端方面,國內政策對稀土產業鏈的管控持續升級。10月9日,商務部聯合海關總署發布多項公告,對稀土設備、原輔料和相關技術出口實施更嚴格的管制,首次將14納米制程芯片、256層以上存儲芯片相關的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以及人工智能領域列入稀土出口管制范疇。中信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此次管制范圍幾乎貫穿稀土全產業鏈,疊加原料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將逐步傳導至下游電子產品制造端,可能對相關領域通脹形成一定影響。
北方稀土和包鋼股份之間存在精礦日常關聯交易定價機制,自2023年4月起,雙方約定每季度依據市場供需、成本波動等因素,通過標準化定價公式動態調整稀土精礦交易價格。此次兩大龍頭同步上調價格,不僅釋放了“行業供需偏緊將持續”的明確信號,更對后續市場價格形成強力“定錨效應”,預計將引導中小礦企、貿易商跟進調整報價,進一步鞏固價格上行趨勢。
稀土的應用場景廣泛覆蓋高端制造核心環節,包括功能材料、核心部件和基礎材料等領域。上游精礦價格的持續上漲,將通過產業鏈逐步傳導至下游制造端,對供應鏈成本結構產生連鎖影響。尤其此次出口管制首次覆蓋半導體與人工智能領域,短期內將直接擠壓電子元器件、永磁電機、高端合金等下游廠商的利潤空間;中長期來看,下游企業預計將加速推進稀土原料多源化和國際替代采購,以降低對單一稀土元素的依賴,拓展供應渠道。這對業者的跨國供應鏈管理與風險承受力將是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