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內四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凱美特氣為何市值翻倍狂飆?

10月14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凱美特氣詢問:市場傳聞,貴公司向新凱來和上海微電子的光刻機提供光刻機氣體,銷售額在50億左右,請問是否屬實。
對此,凱美特氣稱,該問題內容不屬實。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8月28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與新凱來等公司有業務往來嗎?凱美特氣回復稱,“截至目前尚未開展合作。”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凱美特氣年實現營業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10.52%;歸母凈利潤5584.61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5594萬元成功扭虧,同比增長199.82%;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970.64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6149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增長9426.33%。
據統計,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氫氣、二氧化碳、燃料、空分氣體、特種氣體,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1.04億元、0.98億元、0.88億元、0.13億元、0.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0%、6.53%、14.69%、56.27%、8.74%。
由此可見,凱美特氣當前在盈利能力方面的改善可圈可點,但距“銷售額50億元”的規模還相去甚遠,況且僅是應用于半導體等領域的電子特氣這一項業務。
另一方面,2023年中國電子特氣市場規模攀升至249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279億元至317億元,期間將維持12%至13%左右的復合增長率。雖然國內市場在快速增長,但留給凱美特氣的容量空間相對有限,而且電子特氣行業競爭激烈,各企業均在加碼攻堅布局。
然而,得益于業績顯著改善、電子特氣突破和公司治理優化等因素,凱美特氣近兩個月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可謂“一騎絕塵”,大幅優于國內同行業企業。
據集微網了解,凱美特氣自8月15日起至今連續四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即當日公告,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13日、2025年8月14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9月22日公告,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2025年9月17日、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19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9月24日公告,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內(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3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10月14日公告,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內(2025年10月10日、2025年10月13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定,上述情況屬于股票價格異常波動的情形,即當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個股漲跌幅-對應指數漲跌幅)累計達±20%,觸發異常波動標準。而凱美特氣四次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均是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進一步來看,以8月11日的收盤價12.41元的收盤價為基準,凱美特氣截至10月13日的股價已漲至27.32元,大幅增長120.15%。同一時期,金宏氣體股價從18.22元漲至21.73元,增長19.3%;中船特氣股價從35.19元漲至43.80元,增長24.5%;和遠氣體股價從27.32元漲至36.75元,增長34.5%;華特氣體股價從54.54元漲至77.18元,增長41.5%。
顯而易見,受關鍵技術突破、行業需求增長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共同影響,國內電子特氣上市公司近一段時間獲得更多市場資本、機構資金等青睞,進而實現了股價集體上漲。
在這背后,電子特氣作為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清洗、光刻、刻蝕、摻雜、外延沉積等半導體工藝制程中,是我國追求半導體領域獨立自主的必經領域。但目前我國高端電子特氣自給率較低,國家各部委相繼發布了《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目錄》、《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指導性政策,推動電子特氣國產化,保障下游供應鏈安全和需求。
那么,凱美特氣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為何相對突出,包括今年以來至今股價從5.7元漲至25.71元,漲幅達351.05%,以及兩個月內(8月11日至10月13日)實現股價翻了一倍以上?
行業分析指出,當前凱美特氣正處于“基本面修復+新興業務突破”的雙輪驅動階段。短期內,業績改善、光刻機概念催化疊加資金流入成為推升股價的主要動力;中期來看,凱美特氣在電子特氣認證壁壘、客戶拓展以及國產替代大趨勢下,形成穩定成長邏輯。
公開資料顯示,凱美特氣主營業務為高純二氧化碳、氫氣、燃料氣及電子特種氣體,在二氧化碳行業保持龍頭地位,并持續布局大芯片半導體、航天、醫療等高端領域電子特氣產能。
據了解,凱美特氣于2017年設立電子特種氣體分公司并投建電子特氣項目,目前公司光刻氣產品已獲得ASML子公司Cymer及GIGAPHOTON等光刻機廠商的合格供應商認證,準分子激光氣體產品已獲得Coherent(相干)認證,成為國內少數進入國際半導體供應鏈的企業,強化了市場對電子特氣國產替代能力的預期。此后,凱美特氣積極切入國內外高端客戶,而且已經與部分國內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推動電子特氣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目前,凱美特氣正致力于在多個地區擴張新產能,其中福建凱美特氣體有限公司火炬氣裝置三段放空綜合利用項目進入竣工環保驗收環節。治理方面,公司取消監事會、設立審計委員會,并修訂多項議事規則,進一步提升企業決策效率和管理水平;通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于2025年上半年實現將資產負債率降至27.53%,較去年同期資產負債率減少4.72個百分點。這些舉措也增強了市場對該公司的認可信心。
未來,隨著電子特氣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及氫能等新興領域需求上升,凱美特氣有望借助產能擴張打開增長新空間。華鑫證券發布的研報稱,凱美特氣由二氧化碳等食品用氣切入電子特氣領域,光刻氣產品已被用于多家半導體企業。預測該公司2025年至2027年主營收入分別為6.52、7.20、8.0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4、1.23、1.43億元。
不過,盡管存在技術突破、國產化和行業需求增長等利好因素,但凱美特氣也仍面臨電子特氣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和風險,以及其產能建設項目的進度和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可能對業績造成影響。另外,由于目前營收規模相對較小,凱美特氣的電子特氣業務放量速度和規模效應能否支撐當前股價和市值(178.77億元)還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