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汽車大撤退,對特斯拉是福還是禍?
關鍵詞: 特朗普 大而美法案 特斯拉 馬斯克 電動汽車稅收抵免 Optimus機器人

馬斯克與特朗普
CNBC周三發文稱,特朗普淡化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導致通用、福特等老牌汽車巨頭舉步維艱,放棄了雄心勃勃的電動汽車目標。對于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的特斯拉而言,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通用周二宣布,公司即將發布的季度財報將計入16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減記。這是近期大型汽車制造商發布的一連串與電動汽車相關的負面消息中的最新一例。
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上月末表示,隨著聯邦稅收抵免計劃的結束,他預計純電動車的需求將減少一半。此前,克萊斯勒和吉普等品牌的母公司斯特蘭蒂斯宣布,放棄到2030年只在歐洲生產電動汽車的目標,并下調了為美國市場制定的雄心勃勃目標,尤其是針對克萊斯勒品牌的目標。
特朗普標志性的《大而美法案》的通過,導致購車稅收抵免政策在9月底到期,使得消費者無法再獲得7500美元的電動汽車購車抵免,本已面臨特朗普政府政策阻礙的美國汽車行業,如今正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通用等老牌巨頭收縮電動汽車投資
當各大汽車制造商紛紛調整投資者預期時,有一個品牌卻明顯缺席了這場討論:特斯拉。
目前,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仍是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但隨著競爭加劇和品牌價值下降,其市場份額有所下滑。據研究公司Motor Intelligence提供給CNBC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特斯拉在美國純電動車市場的份額約為43.1%,低于去年年底的49%。
特斯拉將于下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華爾街迫切希望了解在稅收抵免政策取消后,該公司對市場需求前景的預測。為應對補貼取消帶來的變相漲價,特斯拉近期推出了簡化配置的平價版Model Y SUV和Model 3轎車。
機遇與挑戰并存
投資公司Automotive Ventures的普通合伙人史蒂夫·格林菲爾德(Steve Greenfield)表示,傳統汽車制造商從電動汽車領域的撤退對特斯拉可能是利好消息,其市場份額或將開始回升。他在郵件中指出,特斯拉擁有“非常強大的品牌忠誠度”。
“大多數特斯拉車主在購買下一輛新車時,可能會繼續選擇該品牌?!备窳址茽柕卤硎?。
不過,重大挑戰已然隱現。格林菲爾德指出,由于消費者在稅收抵免到期前搶購電動汽車,導致“需求提前釋放”,第四季度純電動車市場的需求很可能大幅下滑。隨著年終臨近,格林菲爾德預計特斯拉將面臨“雙重打擊”:既遭遇純電動汽車銷量下滑,又面臨在售車型利潤率收縮。
然而,投資者更樂觀。在第一季度經歷36%的股價暴跌后,特斯拉股價已反彈,今年累計上漲超過7%,其中部分原因是馬斯克在9月購買了約10億美元特斯拉股票。
特斯拉年初的慘淡開局與美國和歐洲消費者的抵制有關,這主要源于馬斯克發表了煽動性的政治言論、為特朗普總統精簡聯邦機構的政策效力,更公開支持德國選擇黨等極右翼組織。
低價車型不給力
特斯拉將于下周公布第三季度財報。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分析師預計特斯拉營收將同比增長3.5%至261億美元。但是,分析師預測其四季度營收將出現下滑,2025年全年營收預計下降3.5%,這將是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錄得全年營收負增長。

特斯拉便宜版Model Y
本月初,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汽車交付量同比增長7%,在年初經歷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后實現回升。
“并非其他廠商退場就能讓特斯拉獨占市場?!卑cK咨詢公司全球汽車業務負責人馬克·韋克菲爾德(Mark Wakefield)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補充道,甚至在共和黨支出法案出臺前,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的需求“已經略顯疲態”。購車者一直在期待一個“突破性時刻”,希望美國電動汽車在成本上能與混動或燃油車型相媲美。
韋克菲爾德還指出,“當前市場需要注入新鮮感”,而新推出的便宜版Model Y和Model 3車型并未帶來顛覆性創新。
特朗普政策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讓美國汽車行業的處境更加艱難。
無黨派氣候政策智庫“能源創新”組織高級主任羅比·奧維斯(Robbie Orvis)告訴CNBC,汽車制造商的資產減記在預料之中,這完全源于稅收抵免之外的政策變化。
奧維斯指出,特朗普政府還“撤銷了加州自行制定車輛標準的豁免權,取消了數十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和汽車工廠改造的撥款,并且正在逐步取消旨在鼓勵電動汽車普及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
奧維斯表示,這些政策與關稅措施已給美國汽車制造商造成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導致它們無力投資新的市場領域。特斯拉同樣未能幸免,其在國際市場遭受的沖擊尤為顯著。
“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國際市場上快速取代美國車企,因為它們能在規模龐大且需求旺盛的市場中提供更廉價、更優質的車型,尤其是電動汽車?!眾W維斯補充道。
馬斯克的重點已轉移
與此同時,馬斯克仍在試圖將投資者的注意力引向其他領域。
他堅稱,公司的未來取決于自動駕駛出租車和人形機器人這兩大特斯拉尚未真正突破的市場。目前,特斯拉正在部分城市進行有限規模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測試,但已遠遠落后于Alphabet旗下Waymo的快速商業擴張。

馬斯克的重點轉移到機器人上
馬斯克曾在3月宣布,今年計劃生產5000臺Optimus機器人,但該團隊核心成員的離職使這一目標充滿變數。
去年,馬斯克曾預言Optimus機器人終將使特斯拉成為市值25萬億美元的企業,這一數字相當于當時標普500總市值的一半以上。今年9月,他更是在X上宣稱,“Optimus將貢獻特斯拉約80%的價值”。
對于長期看好特斯拉的投資者和馬斯克忠實擁躉而言,這個宏偉藍圖確實頗具吸引力。但就當下而言,特斯拉仍需要依靠電動汽車銷售來維持運營。在美國市場,盡管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有望提升,但整體市場規模至少在短期內似乎在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