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計劃從2026年將Surface制造產線搬離中國
關鍵詞: 微軟Surface制造轉移 跨國企業供應鏈 中美地緣政治 微軟
微軟被曝正準備將其Surface系列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的制造業務從中國轉移。
據《日經新聞》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微軟計劃最早于2026年開始,將包括零部件、組件及最終產品組裝在內的整個Surface制造過程全部遷出中國。
微軟目前每年出貨約400萬臺Surface設備,其生產長期以來依賴于中國的成熟供應鏈和高效制造能力。然而,此次搬遷并非孤立事件。自2024年起,微軟已將其大部分數據中心服務器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境外,并要求80%的組件從中國以外采購。
該消息人士還表示,微軟正著力提升Xbox游戲主機在中國境外的產量,但目前尚未要求其完全脫離中國生產。
微軟此舉的背后,是日益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100%的關稅,并加強對軟件等領域的出口管控。同時,中美雙方在港口費用、稀土出口管制等問題上的博弈也不斷升級,加劇了跨國企業的經營不確定性。
對于微軟而言,將制造基地集中在中國,意味著其業務高度暴露于中美關系的波動之中。一旦貿易爭端惡化,可能導致產品成本飆升、交付延遲甚至市場準入受限。
不過,一位了解情況的微軟供應商高管表示:“轉移組裝線相對容易,但將生產延伸至零部件層面則非常激進且極具挑戰性,尤其是在2026年這樣的時間框架內。我們需要觀察這一雄心將如何落實。”
有消息人士透露,在將生產環節轉移出中國的美國企業名單中,亞馬遜云服務也位列其中,這一轉移尤其涉及到敏感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服務器的制造業務。
該人士也表示:“AWS之前做過評估,但在實際執行中,要想把中國供應商從供應鏈里剔除,難度極大。這些供應商都很優秀,又是長期合作伙伴,替換起來絕非易事?!?/span>
事實上,眾多中國科技公司憑借不斷提升的技術實力、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長期以來都是全球服務器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合作伙伴。
此外,有消息稱,蘋果公司也正準備在越南生產智能家居中樞、安防攝像頭等新產品;谷歌已要求供應商提升在泰國的服務器產能。
大型科技企業正在系統性地審視其供應鏈的脆弱性。它們不再僅僅追求成本最優,而是將“韌性”、“安全”和“合規”置于同等甚至更高的位置。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固然難以復制,但過度依賴所帶來的風險,已讓企業不得不尋求平衡。
這些巨頭的外遷,無疑將對中國制造業帶來一些沖擊。直接影響是部分高端電子產品的訂單流失,可能影響相關代工廠的營收和就業。但長遠來看,全球供應鏈的重構既是挑戰,也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動力。中國企業必須向產業鏈上游攀升,在核心技術、創新設計和品牌價值上建立新的優勢。
責編:Jimm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