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線程科創板IPO注冊獲批,估值310億元沖刺國產GPU第一股
關鍵詞: 摩爾線程 科創板IPO 全功能GPU 芯片研發 摩爾線程概念股
10月30日,證監會正式發布批復,同意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爾線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

摩爾線程的科創板IPO進程堪稱“閃電過會”。自今年6月30日申報科創板IPO獲受理,到9月26日成功過會,僅用時88天,成為今年科創板IPO新過會企業中用時最短的之一。

專注全功能GPU,填補國內空白
摩爾線程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GPU相關的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由于其技術和產品布局與英偉達相似,加上創始團隊中有不少來自英偉達的高管,摩爾線程被業界譽為“中國版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建中擁有20年GPU行業經驗,曾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核心技術團隊匯聚了行業頂尖人才。

摩爾線程基于完全自主研發的MUSA統一系統架構,已推出四代GPU產品,是國內少數能夠兼顧圖形渲染與人工智能計算的全功能GPU企業。其產品性能在部分指標上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例如MTT S80顯卡的單精度浮點算力性能接近英偉達RTX 3060,另外其消費級S80顯卡已實現對DX12的兼容,填補了國產高端GPU領域的多項空白。

此外,公司還在五年內推出了四代GPU產品,形成了覆蓋AI智算、高性能計算、圖形渲染等多個應用領域的多元計算加速產品矩陣。
募資80億,投向新一代芯片研發
財務數據顯示,摩爾線程正進入高速成長期。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摩爾線程的營收分別為4608.8萬元、1.24億元和4.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8%。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7.02億元,已超過2022至2024年三年收入之和,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拓展能力。


盡管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3.17億元,且2023年、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均超過15億元,但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的-70.08%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9.14%,顯示出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

根據招股書,摩爾線程此次IPO擬募資80億元,重點投向新一代自主可控AI訓推一體芯片、圖形芯片和AISoC芯片的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鞏固技術領先優勢,推動國產高端AI芯片的自主化進程。
概念股提前開炒
憑借其技術實力和“豪華”創始團隊,摩爾線程吸引了眾多知名機構的投資。股東名單中包括中國移動、深創投、上海國盛、中銀國際、紅杉資本等國資和風投機構,以及騰訊投資、字節跳動、聯想創投等互聯網巨頭。實際控制人張建中合計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
本次的快速過會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二級市場上,一批摩爾線程概念股已經提前開炒,參股投資的企業如初靈信息、和而泰等股價大幅上漲。同時,供貨商如潤欣科技、卓易信息等也備受市場追捧。分析人士認為,摩爾線程的成功注冊不僅為A股市場注入了新的硬科技動能,也為更多深耕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創新企業樹立了標桿。
責編:Luf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