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微軟化”!OpenAI與AWS簽署380億美元AI算力協議
關鍵詞: OpenAI與亞馬遜云科技合作 OpenAI去微軟化戰略 OpenAI 亞馬遜云科技
當地時間11月3日,OpenAI與亞馬遜云科技(AWS)正式簽署了一份價值高達380億美元的云計算服務采購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未來數年內,OpenAI將大規模采用亞馬遜旗下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先進算力資源,以支持其日益增長的大模型訓練、推理部署及產品創新需求。
長期以來,微軟一直是OpenAI最緊密的戰略伙伴和主要的基礎設施提供商。自2019年起,雙方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微軟不僅向OpenAI投入了130億美元資金,還為其提供了Azure云平臺的強大算力支持。這種“資本+技術”的捆綁模式,使得OpenAI能夠快速迭代其GPT系列大模型,并成功將AI能力商業化。
然而,這種高度依賴也引發了外界對OpenAI獨立性的擔憂。隨著AI市場競爭加劇,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紛紛加速自研大模型,OpenAI亟需減少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以確保自身的技術路線和商業決策不受掣肘。
此次與亞馬遜的巨額合作,正是OpenAI實施“去微軟化”戰略的關鍵一步。通過將部分核心工作負載遷移至AWS,OpenAI不僅能獲得一個強有力的備選算力來源,還能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在微軟與亞馬遜之間形成制衡,從而在價格談判、技術支持和資源優先級上掌握更多主動權。
今年1月,微軟宣布將不再是OpenAI的獨家云服務提供商,而是轉向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即微軟對OpenAI的新云服務請求擁有優先購買權。
微軟此前依據與OpenAI新近協商達成的商業條款所享有的優先合作地位已到期。這一變化,讓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得以與更多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展開更為廣泛的合作。事實上,在此次優先地位到期之前,OpenAI就已和甲骨文(Oracle)、谷歌(Google)達成了云服務合作協議。
而AWS在高性能計算、全球數據中心布局以及定制化芯片(如Graviton系列)方面擁有深厚積累,其Inferentia和Trainium AI專用芯片也為大模型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選項。對于OpenAI而言,這不僅是簡單的供應商切換,更是優化成本結構、提升運營彈性和探索新技術路徑的戰略選擇。
這筆交易對亞馬遜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盡管AWS長期占據全球云計算市場的頭把交椅,但近年來面臨著來自微軟Azure和谷歌云的激烈挑戰,尤其是在高利潤的AI算力市場。微軟憑借與OpenAI的獨家光環效應,一度在生成式AI領域占據了先發優勢,吸引了大量渴望接觸前沿AI技術的企業客戶。而OpenAI的“倒戈”,不僅是對微軟的一次沉重打擊,而且將進一步提升AWS在AI算力市場的份額。
受這一消息影響,亞馬遜股價攀升4%,一舉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在過去兩個交易日里,這家電商領域的巨頭累計漲幅達14%,創下自2022年11月以來兩日漲幅的最佳表現。
該交易的第一階段將使用現有的AWS數據中心,亞馬遜最終將為OpenAI構建額外的基礎設施。對此,AWS計算與機器學習服務副總裁戴夫·布朗透露:“我們正在部署的,是具備完全獨立性的計算能力。目前部分能力已投入使用,OpenAI也正在運用這些能力。”
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也表示:“擴展前沿人工智能需要大規模、可靠的計算能力。我們與AWS的合作將加強廣泛的計算生態系統,這將為下一個時代提供動力,并將先進的人工智能帶給每個人。”
AWS首席執行官馬特·加曼(Matt Garman)在新聞稿中也指出:“計算優化的廣泛覆蓋與即時可獲取性,充分彰顯了AWS在支撐OpenAI海量AI工作負載方面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近日,亞馬遜發布的財報表明,其AWS業務營收同比增幅超過20%,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測。
責編:Jimm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