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光禁售,商務部這樣回應......
關鍵詞: 美光公司禁售 韓華海洋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 美光
11月6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彭博社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撤銷對美國美光公司的禁售?另外是否會暫停將韓華海洋旗下的5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舉措,請問商務部是否會發布一個正式的聲明,撤銷10月9號的一系列的舉措,另外請問對美國最高法院最近在質疑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合法性有何評論?
發言人回應稱,近日,商務部已就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聯合安排發布相關消息,介紹了磋商達成的主要成果共識,涉及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等方面。中美雙方已就關稅調整發布了官方文件。
并強調,“中方愿與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做好兩國元首會晤共識和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的落實工作。”
但在涉及美光禁售核心議題時,發言人并沒有給出正面回復。
2023年3月,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據《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正式宣布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兩個月后,2023年5月,“網信中國”平臺發布聲明稱,美光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中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構成重大安全風險,因此依法作出不予通過審查的決定,要求相關運營者停止采購其產品。
從營收來看,2018年美光在中國市場實現營收173.57億美元,占全球收入的58%。但在2023年禁令之后,美光在中國市場的收入持續下滑。2024財年,公司全球營收251.11億美元,同比增長61.59%至,但中國區收入未被單列。2025年第一季度,美光在中國Mobile LPDDR市場的份額預計僅剩高個位數百分比。此前還有報道稱,美光計劃停止向中國數據中心供應服務器芯片。
綜合發布會釋放的政策信號,發言人反復強調的 "相向而行" 原則與 "落實共識" 要求,實質上為后續談判設定了前置條件:美國需在芯片出口管制、技術投資限制等領域作出對等讓步,才可能推動中方對美光禁售政策的動態調整。這一邏輯與此前英偉達收購Arm因監管審查受阻的案例具有內在一致性,彰顯了在科技主權博弈中對等談判的重要性。
資本市場對上述政策信號作出即時反應,發布會后美光科技美股盤前交易波動控制在1%以內,反映出市場對短期政策調整預期的理性回歸。
業界普遍預期,美光禁售議題或將成為下一輪經貿磋商的重要談判籌碼,而非當前共識框架的組成部分。正如行業專家指出,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確立自主創新與供應鏈多元化發展戰略,政策靈活性本質上是戰略博弈中的戰術選擇。
責編:Lefeng.shao